
[ RITO朗圖的系統性品牌工作中一個最大的工作方式是“參與式工作坊”,是一個多人數跨專業共同參與的開放性的、相互對話溝通、共同思考、進行調查與分析、提出方案或規劃,并一起討論讓這個方案如何推動的工作方式;以輕松、有趣的互動方式實現系統解決方案的過程。所以朗圖空間為自己設計一個六成面積用于共享工作坊形式的空間;工作即生活,向美好生活提案。]
——馮志鋒


▼工作即生活
17年的行業經驗讓RITO自有一套獨到的辦公哲學。從基礎的人講起,如何打破僵化、沉重、壓力感的工作氛圍,并將工作轉變成一種開放的、極具創造力的生活方式,辦公的空間體驗尤為重要。



增加公共空間,并置以更具舒適度的沙發和座椅,以及自然光的最大化使用營造出人最為適宜的感官體驗。以設計撬動效率,交流提升創造力。RITO希望用r+從物理上打破交流障礙,促使部門間隨時隨地以即時組合的方式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激發創造力。
▼共享
空間于建筑是抽象概念的具象展現,為了在R+中展現出共享融通的理念,我們在初期的幾套方案中修改整合,最后決定通過“去私域”這一方式來呈現。
辦公區中固定的辦公座位,是一種私人化的空間,這種個人的私密性帶給人安全感,但這種“安全感”是rito身為創意公司所需要的嗎?顯然我們更希望營造略顯open,甚至帶有一絲侵略意味的空間氛圍。


▲空間中對光的處理,身處其中不再有因時間變化而產生的焦慮感。
拋棄傳統辦公室所采用的格子間、隔音擋板,轉而設置近60%的公共空間。以共享性作為導向,運用開放的、高挑的公共空間設計,并盡量減少墻壁、門、和擋板的直接隔斷,最終做到一種“去私域”的、反密閉感的、尊重人的個性發展的共享空間,最終在固定的體量中開發激活更多的跨部門的交叉溝通。

▲樓梯變為多功能的流動空間,在原生功能性的基礎上,可作為座椅使用。

▲深灰色金屬材料、水泥面樓梯和玻璃護欄在光線下更顯通透、素凈。
▼藝術介入
RITO是用經營美術館的心態創造R+空間。輔一入門的Yuki Onodera,到左小祖咒、廖斐…配以深灰的墻壁、光線的輔助,就像是美術館中的coffee bar。
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或裝置、或繪畫的形式在空間中完整呈現,用藝術品自身的質素來豐富環境,提升辦公生活的美好創造力。這是空間的場所精神,放松和無處不在的靈感亮點,何時何處、隨時隨地都是創意的發生地。



▲曾仕猷作品

大珉作品《灰色》


▲左小祖咒作品

▲去裝飾、節制、略顯粗陋的手工鐵藝燈具,靈感來自海邊漁民的防曬帽。

▲左為鄧箭今作品《雙人體》,右為廖斐作品《球體》

▲鄧箭今作品

▲上為丁雄泉作品,下為孫遜作品
▼減少干預
建造過程中“減少干預”是我們最為重視的。以原生樓體的結構,加以輔助性的裝飾和區域改造,最終達到可持續性的目的。原本空間中的玻璃墻體,自然光線極佳,設計師遵循人本的原則,將會客、洽談的區域靠近玻璃墻體,并用自然光作為公共區域的主要光源。



打通不必要的墻體后,在留下的功能性的承重墻外用同色金屬板包裹,變為辦公黑板。使用的木材廢料由工廠中統一切割后,在r+組裝完成。所有木質的桌、椅、門、燈都保留樹木的原始紋路,摒棄掉油漆用木蠟油拋光。配合溫熱的暖黃光線,木紋與灰色的水泥地面、以及鐵質器具的奇妙融合,r+用減少干預的方式,集中思考了人、材質、光線的相互關系,并呈現于人前。
本文內容由RITO朗圖制作
保留圖片及文字的解釋權

朗圖創辦于1999年是一家中國領先的設計與創意整合體及系統的品牌管理解決方案專業機構;從品牌到設計到傳播到創意資產管理,我們既形成整合的創意設計+策略+整合的集成平臺的同時,朗圖每個事業部亦是追求卓越而專注的專業縱深研究團隊。
深圳聯絡處:深圳市福田保稅區絨花路南花樣年福年廣場B4棟526-530
Tel:+86 0755-83953399
上海聯絡處:上海市徐匯區襄陽南路175號環中商廈3幢102-103
Tel:+86 021-6276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