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液體天空藝術裝置
- 設計:Ball-Nogues Studio
- 地點:美國紐約
- 面積:1115
平方米
- 時間:2007 年
- 攝影:Benjamin Ball Mark Lentz Paul Johnson Steph Goralnick
“液體天空”項目是在2007年夏天于PS1當代藝術中心/現代藝術博物館所展示的一個臨時性藝術裝置,這個地方是一個融合了高雅文化的公眾場所。“液體天空”具有一種富有生氣的美感,在這里可以舉辦馬戲團、游樂園和嘉年華的各種慶典活動,它還把長島城的街景印畫在了PS1當代藝術中心的灰色混泥土庭院中。這個設計競賽的概要就是讓設計師為博物館的暖場音樂節目創造一個迷人的背景。設計師謹遵70000美元的預算來設計該項目,他與一個富有熱情的志愿者及合作者團隊共同努力,最終花費了3個月的時間來設計及建造這個項目。
在庭院的上方,棋盤格的聚酯薄膜頂蓋采用了高性能的帆船片設計,它所產生的萬花筒似的彩色陰影和投射影子陣列遮蓋了場地的前部,參觀者還可以愜意地坐在內部的一張手工公共吊床上,這個吊床是本案設計師與藝術家希拉·佩佩共同合作制成的。它就像是一個極其吸引人的嘉年華附帶游樂項目,“雨淋塔”的設計配備了有著重力作用的頂部撒水桶,它會向參觀者濺出強有力的水花。建筑頂部的三腳架嵌入了數字化的灑水器,這個裝置能給人們帶來間歇性的涼爽感。
在鄰近的戶外畫廊里,設計團隊建造了一個名為“Droopscape”的裝置,它擁有松散的網狀結構,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腹形機構。這個裝置與風力形成了反作用的結構,并通過運動作用來吸引各種元素 —— 而且還會隨風搖擺。
這個大型裝置共有12000片“花瓣”,每片“花瓣”都有其獨特之處,它們共同形成了半透明的互反矩陣結構,并到達了庭院的墻面頂部高度。為了構造出能抵御強風的裝置結構,設計師專門采用了定制的加固型聚酯薄膜材料來制作這些“花瓣”。由于工程的建造時間緊迫,而且棋盤格頂蓋面的組成元素極為復雜,所以史蒂文斯工作室的產品建筑實驗室團隊想出了一個節省時間的方案,也就是用先進的參數化設計軟件來完成自動化的設計進程。
8個大型三腳架支撐了頂蓋,這些三腳架都是用未經加工的粗桿做成的。每周,這些粗桿上都積累了各個國際設計師所設計的獨一無二的藝術海報。這些三腳架在裝置底部形成了分離式的集會空間并支撐了吊床機構,同時它們也成為了將頂棚撐高的強大而有效的手段。當拆開這些裝置后,這些粗桿又能重新運用在永久性的建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