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格局:客廳,餐廳,廚房,二書房,和室,三臥室,三浴室
主要材料:萊姆石,灰色萊姆石,石材馬賽克,胡桃實木,鐵刀木皮
嘗試透過材質觀看及觸碰成就環境性格,以馬勒維奇( Kazimir Malevich )、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 )幾何色塊畫作借鏡,攫取其純粹結構的藝術性。先區塊化空間的色彩材質,再琢磨每一道的顏料質地與明暗相間,或厚重或輕薄,追求每一種顏色的無重力感與密度。隨而再檢視每一道色塊之間的和諧性,展開于色域繪畫僅以簡單幾色表達其深沉理念,一室純粹無聲的湛寂無嘩。
如同蒙德里安以大小不同色塊的暈染交迭,使色塊如同漂浮在畫布上。在處理區隔書房與客房墻體時,將原本厚重的量體透過三面的脫離留邊,暈出光圈使其產生朦朧曖昧的邊緣。
亦如同馬勒維奇的黑色方塊畫作,在以白顏料為框、正矩形黑方塊為構圖中心,將白色處的細膩平滑與黑色處的厚重質地對比,使構圖縝密且簡快的排列,形成勻凈純粹的力量。
當材質越呈現其單一純粹,人處于空間的感染性越強。就像人在靠近巨幅畫作時,與畫作之間產生親密度,像是被籠罩包圍進而產生對話。在有限的室內空間尺度下,我們也試圖拉大墻面的延伸性與單一性,并適時保持出口,消弭密閉空間的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