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屋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以為房子再大,在某一時刻你都只會呆在其中的一個房間里——也就是說你花了幾百萬買了一個300平方米的排屋,卻永遠都只會呆在一個二、三十平方米的客廳、臥室或者餐廳。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是因為墻和樓板的存在阻礙了你真正擁有一個感受的到的300平方米房子。所以這個設計引入了“大居室”的設計理念:在這個一整層的居室中有餐廳、有客廳、有吧臺、有起居室,甚至有臥室,而這些空間之間沒有任何的墻進行劃分。所以你會看到一層的客廳與餐廳整體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二層的老人房與兒童房之間用落地玻璃取代了墻,讓老人和兒童其樂融融的共享一個通透、明亮的空間,彼此可以看到對方、同時窗簾又保證了相互之間的私密性;三層的主臥室與更衣室形成了一個南北通透的大局室、四層的大孩房獨享一個不被打擾的叛逆空間。
然而這個排屋設計的創新理念之處遠不止如此,這個設計將Great Room理念上升了一個層次:如果有一個房子,在二層的臥室里你能看到一層的餐廳甚至是地下室的酒吧,在三層的走道上能看到一層的客廳入口,那樣你才真正擁有了一個大房子!所以這個房子是一個立體化的Great Room,它通過局部掏空的樓板在視線和光線上聯通了所有的樓層,為這個中間套的客戶型最中心、很難采光的樓梯和走廊空間帶來了光線,無論走道哪里你的視線都可以看到室外美麗的風景。為了做到這個效果,需要精心的設計讓所有能夠不遮擋光線地方都變得開敞通透,甚至是一個衛生間的洗手臺,都以懸空的方式存在著。更重要的是無論你抬頭還是低頭,無論他們是在地下一層的吧臺上品酒,在一層的客廳與餐廳活動、在廚房做菜,在二層的洗衣房干活、在兒童房與老人房里休息,還是在三層的走道上憑欄而靠,都可以穿越樓板看到樓上樓下、隔壁房間我們最愛的人的身影,設計讓這個大房子為我們重新尋找到這個手機時代現代人缺乏相互溝通的生活中那本該擁有的真摯愛情與親情。
在這個簡潔明亮的空間中你看不到各式各樣繁瑣的裝飾與線腳,因為這套房子的設計風格就像是一張白色的畫布,將風格交還給擁有這套房子的主人每天點點滴滴的生活來定義,讓主人的活動成為畫布上美麗的筆觸。這就是時間美學,在時間美學里,裝飾不是空間的主角,它永遠不會搶你的風頭,而是在日起日落的每天在你的四周暖暖的環抱著你,注視著你。越繁瑣的裝飾越容易過時,所以只有時間和生活才能成為永恒的裝飾。人們希望在每天奔波的繁華都市生活后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凈土,它不再被看似的奢華籠罩,而是回歸人最自然、最放空、最原始的狀態。灰色的石材、溫暖的不地板與白色硅藻泥的墻面搭配在一起,正是為了營造出這樣一種最自然而永遠不會過時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