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作為愉快旅行的出發點,應該是一個有活力的空間,能夠擁有一些增強出發和到達機場的公共體驗。巴吞魯日大都會機場擴建部分的建筑為這座大都市展現了一種新鮮、新穎、熱情的基調。
2001年,巴吞魯日大都會機場進行了 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受911的影響,當時正是社會安全增強的時候。機場原有的中央圓形大廳對公眾不再開放,新的安監范圍擴大,機場也就失去了它巨大的公共空間。
新增部分圍繞中央大廳空間,創造出一些特別的但互相連通的新空間,來劃分公共、乘客和安監范圍。
新的乘客通道包圍現有的圓形大廳,由一系列天窗和落地窗采光。尖細的Y形立柱減少了結構對空間的影響,讓天花板有種上升的感覺。屋頂傾斜的金屬面板凸顯在外,猶如漂浮在空間之上的巨型機翼,將乘客引入到其中心弧形脊椎中。
乘客通道與中央圓形大廳直接連通,現在已恢復到它最初作為歡迎乘客到達此地的公共空間的功能。64英尺高的屋頂和天窗形成一個極具活力的空間,座椅和植物也為環境的溫暖和舒適增添了幾分姿色。
一面半透明玻璃墻將空間一分為二,在公共和乘客區域之間形成一道微妙的邊界線。寬闊的安監區域藏在玻璃圍合的墻后面,并有著極佳的視野。空間的清晰度在巴吞魯日大都會機場有活力的公共場景中形成一種視覺上簡潔又相互聯系的空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