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Palomera”又名‘鴿子樓別墅’,項目在幾年前的機緣巧合之下產生。在一次翻修圣地亞哥的一層辦公室時得到了留下的37個3.2米高,寬度在40-120cm之間的窗戶。其中15個是磨砂玻璃面窗,10個帶特克絲型鉸鏈門,此外還有一套廚具設備和一個完整的盥洗室。設計師們還獲得了一套協調燈,盡管還不知道它的用途,只是在回收中避免浪費。
項目位于在扎帕拉市眾所周知的“La Paloma”(鴿區)。40年前La Ligua和瓦爾帕萊索之間新開辟的一條通道將該地塊分割,留下了這一小片土地,本項目就坐落于此。
在此區的上一個承接項目還是3年之前,如今我們用包括用于支撐木質房頂的支柱在內的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工地辦公室的屋頂,和其他的余料來進行建造。
考慮到已有的材料,設計師打算結合該地塊秀美的海景優勢,建造一個簡單的極簡主義的自給自足的項目。項目包括一個基本的‘小木屋’和一個樸實的環保材料涼棚的寬敞主屋。主屋則兼備起居室、書房和餐廳用途,在晚上拉出伸縮沙發,便搖身一變成為臥室。
為了得到最好的景觀,項目設置在可允許范圍內的最高處。因為窗戶尺寸不一,設計師們放棄建造平行六面體結構,其中一面玻璃幕甚至設定在一個斜角,保護在大范圍區域內的空間隱私,突出項目在陡坡上的位置,讓項目看上去更高。前面的一塊玻璃墻切斷了體量的長方形結構,從坡面延伸到樹上,構造了一個露臺。
與范斯沃斯式建筑相類,通過一個綱要式的書柜把盥洗室、壁櫥、廚房與起居室分開,沒有門,內部幾乎是全景式并且能直接欣賞窗外景觀。室內與室外沒有準確的界限,在可打開的玻璃立地窗和回收木天花支柱之下,有一種置身屋外的幻覺。
32個窗緊緊圍繞著屋子,把磨砂玻璃設置在了后面,保證盥洗室、壁櫥和廚房的隱私,其中6個特克絲門連接主室和露臺,另外兩個則做了窗戶,僅剩的一個磨砂玻璃窗作為前門。項目建筑周期為35天,由5個木匠師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