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廟科普健身廣場的設計代表了我們的一種城市更新態度,通過市民的自發活力塑造城市空間的形態,步道、廣場舞平臺、交流區與綠化相融共生。整個設計在“景觀都市主義”理論的指導下,運用景觀系統打造城市轉角空間,塑造了一個結合跑道、廣場、綠化景觀的生態系統。
原有的這個街道轉角雖然提供了最基本的市民活動可能,但并未給整個區域提供公共活動的更多選擇。我們在整個綠地設計的過程中結合原有的功
能需求,提供城市活力空間,重新整合整個綠地的空間與城市功能需求,提供不同視角的城市綠地改造可能。
風力和太陽能的使用提供了整個場地的夜間光源供給;立體化的草坡植被創造了不同尺度的空間可能性;結合科普宣傳的廊道空間又成為市民遮陰避暑的活動空間;而塑膠鋪設的市民健身步道更是成為了整個地區最為熱鬧的夜間休憩活動場所。城市空間的民主性、公民性和公共性在這小小的街角得到了充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