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機遇
設計是復雜的,住宅設計更是復雜無比,但根本問題是給建筑師提供一個出發點:太陽在哪里?如何在冬天捕捉太陽,如何在夏天避開它?
原情況介紹
該場地朝北,因此把后院,即該家庭的主要戶外空間看成全年都是陰影籠罩的地方。在20世紀90年代擴建的一棟二層建筑在房子內部形成深暗空間的同時進一步減少了太陽的照射。
對策
不再重復過去的錯誤,也不從后部延伸出一個新的結構,該項目建議在房子后面的邊界——南部邊緣建一個新的建筑。新建筑面對太陽利用了誘導式太陽能增益。讓其沉浸在太陽光中。新建筑跟原房子是面對面的。
鋼結構
鋼材不僅是裸露建筑形式的材料,也形成了建筑的主色調。黑色的整體是一塊連續的全高鋼桁架。整個桁架超出基底部分懸挑出來,中央桁架則在居住空間上。
第二層的整個負載慎重地沿著脆弱三柱直達用餐區。廚房柜臺上隱蔽的鋼柱直觀地承托上部桁架防止其下落。蓋屋頂的材料使用白色的鍍鋁鋅鋼板,以降低熱負荷。廚房長凳都是鋼制的,因為鋼材是堅固的,并能慢慢地揭示歲月的美麗光澤。門在此處旋轉,看起來經受得住重力。樓梯、門窗都是鋼制的。從大型強壯到精細細節,鋼材從結構性和美觀性都在此建筑中表露無遺。
可持續發展性
山屋的可持續性比其外表顯示出來的要多得多。整個設計策略是讓后院的房子正對太陽,將誘導式太陽能進行優化。所有窗戶都是雙層玻璃和LowE(低輻射)涂層。院子采用節水技術——人造草坪的使用與有策略地設置園地形成植被密集區,結果是對水的需求變得非常小。
東、西向的長條窗戶都配有可手動調節的百葉窗。北立面的整面墻都是由相同機械操作的百葉窗構成,可控制側風和陽光。山上的草覆蓋地面作為絕緣附加層,是一種安裝在屋頂的熱毯,補充建筑現有的隔熱層,在保護膜頂的同時也保護屋頂建筑結構。整棟建筑都是用白色屋頂,目的是提高太陽能反射率,持續減少房子里的熱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