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以色列2011《卡巴萊》戲劇舞臺設計
- 設計:Roni Toren
- 地點:以色列特拉維夫卡梅里劇院
- 時間:2011 年
- 設計師:偌尼·托仁
- 服裝設計:奧爾納·斯莫貢斯基
- 燈光設計:阿維·約納·比諾(斑比)
- 編舞:加維爾·德·弗魯托斯
- 影像編輯:拉恩·布金
- 影像設計:謝伊·邦德
由于這部戲的主題(20世紀30年代早期在柏林發生的納粹黨叛亂),使得《卡巴萊》在以色列的上映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因為它講述了過去,還因為它反映了現在。
舞臺布景由10面大型墻面組成,墻面上都覆蓋了上世紀20年代的放大版報紙。墻面能夠從一邊滑到另一邊,以此創造出多種形狀和布局。當演員在舞臺上行走時,能夠移動墻面以改變場景,使之在整個演出中達到平滑的過渡效果。
整個舞臺幾乎是空的,22張椅子是當做內部場景及編舞道具來使用。
9個管弦樂隊在演員身后并位于凸起的搭橋上。各種各樣的卡巴萊歌舞表演在橋底下進行。搭橋將下方舞臺及觀眾席連接了起來。
整個晚上,真實的電影片段及圖片都投影在管弦樂隊身后的滑動墻面及屏幕上(使用了3個前置投影儀和3個后置投影儀)。政治事件、行軍、選舉集會、街道斗毆等素材都被投影在上面。展示影片的同時,也表演了卡巴萊,其目的是為了強調政治事件與卡巴萊中完全否定事件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