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幢建筑建于1913年,這里花了好幾年時間的細心修復才得以翻新。首先,我在房子前面畫了一幅壁畫,后來我們又將它涂成了黑色。我在這里住了6個月,并完成了所有的獨特設計與圖畫,其中包括了標識、商業名片、網站以及所有的照片。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設計整個室內的標識系統。有一個更為適合所有準則和員工的共同語言的設計方案,而另一個方案則更為有趣。從我設計這些重要的箭頭標識系統開始,所有的設計也展開了,這些箭頭指示了房間的位置。當我發現這里有這么美麗的大塊白色墻壁時,我就告訴自己,稍等一會兒,游戲時間就要開始了!我要設計的并不僅僅是這些模糊的小箭頭,所以,我將每間房間都命名成紐約市的一些文化圖標(例如伍迪·艾倫、 格魯喬·馬克思、滾石樂隊、地下絲絨樂隊等等,全都跟音樂、電影、景點等方面有關)。于是,我給每一道門(大概60道)都設計了圖案,而且它們都有各自的名字、顏色和印刷工藝等。接著,我根據這些名字和主題來設計箭頭,帶領人們進入各自的房間。例如,帶領你去“科尼島”房間的箭頭圖案像是一個過山車在轉動,諸如此類。它們有的只是經過目的地,然后相遇、碰撞,最后爆發。
每個房間的鑰匙卡都包含了各自門房的圖案。所以說,有很多東西還需要繼續設計的。在助手們的幫助下,我才完成了這些圖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