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當月亮落下她便醒來。蟋蟀的鳴叫總能讓她憶起身處于樹林環抱之中。初升太陽的暖意透過樹葉溫暖了粗糙的木質地板。她知道是時候做面包了。昆蟲鳴叫被鳥啼代替。鍋爐的熱氣熏烤著空氣,香味漫溢樹林。
當我醒來,我知道又是一日清晨。太陽已經升起,桌上是新鮮出爐的面包。我能看到母親在它泥土遍地的起居室里擺弄那些蘆薈。她總是知道哪里最適合這些植物生長。太陽光線使得錫質屋頂漸漸升溫。她打開所有的門,所有的遮擋屏,所有的窗,風吹拂起她的印度風格窗簾。我還能看到系在兩棵大樹之間的繩索上新洗的毯子,大樹投下樹蔭,籠罩著房屋。風兒卷起落葉并將它們帶進屋內。母親總是在清理,卻總也清不干凈。
母親想帶我到海灘,但我知道她總是很擔心讓房子空著。出門前,她會把最寶貝的東西藏好,例如她的書、畫和鍋。她會在入口前放一節樹枝,讓收音機開著,門也大開著。接著她會沖著屋子喊道:“再見,待會見”,就好像屋子里真的有人一樣。對于我來說,母親就像在跟屋子道別,而屋子在我們漸漸遠離收音機響聲的時候,也似乎沖著樹林喃喃而語。
我們穿過樹林,走上了泥土小道通往海灘。母親下海游了一會兒泳,接著坐在我身邊靜靜看著落日。她沉迷在眼前的景色中,即使這些景色她已經見過千百次。她說,我們要借著最后一縷陽光回家了。當我們離家愈近,收音機的聲音愈大。
她檢查著她安置的所有自然警報器——從放在入口的樹枝到懸掛在周圍樹枝上的陶制小魚,以確認是否有人曾出現在附近。
陽光漸漸暗淡,很快月色就將樹林籠罩。蠟燭的光暈閃爍,母親便在燭光旁彈奏吉他。因為燭光昏暗,吃飯并不很方便,她只準備了簡易的晚餐。月光灑進屋子,我知道很快便是母親的就寢時間。她的床安置在屋子一角,睡覺時能直接看到月亮。
我看到月色籠罩著她的每次呼吸,蟋蟀的鳴叫伴隨她進入夢鄉。
每當她的自然警報器響起——從精心放置在房屋周邊的沙礫到環繞在她床邊的干樹枝,她都會驚醒。這時候,唯有看著明亮的月亮移過樹梢,才能成為她唯一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