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
國際著名平面設計大師,1931年出生于紐約,美國觀念形象設計的代表人物之一,與福田繁雄(日)、崗特蘭堡(德)并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導向了20世紀新美國視覺設計運動。
設計發生:
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這位偉大的平面設計大師值得我們再次提起。他的設計創作與當時的生活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受二戰的影響,世界各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而戰后的美國天時地利,經濟達到新的高峰,促進了設計的繁榮,美國設計基本呈現兩種發展趨勢:一個是國際主義的大企業行為,它代表資本主義的、主流的發展方向;另一個發展方向是獨立的設計事務所的迅速增加。在當時設計運動繁多的背景下,切瓦斯特開始丟棄工業化的刻板的設計面貌,重視畫面感性思維的投入及注重表達個人觀念,重視把藝術表現引入到平面設計中去,達到藝術性和功能性同時兼顧的效果。
時光軸:
1930s 與母親參加1939世界博覽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1940s 學生時代與二戰的碰撞在“It’s All Yours”刊物上出版首張插畫《Seventeen》

1950s 與Ed Sorel和Reynold Ruffins合作出版期刊《圖釘年鑒》,創立圖釘工作室(PushPin Studios)

1960s 后現代先鋒, 發行《圖釘畫集》(Push Pin Graphic)期刊《南方》(The South)子刊

1970s 在盧浮宮裝飾藝術博物館舉辦首場平面視覺設計作品展,這場頗具開創性的展覽掀起了媒體的一陣好評。

1980s 與設計師Alan Peckolick的設計工作室合并為Pushpin Lubalin Peckolick設計公司,并擔任總監,1983年躋身藝術總監名人堂。

1990s 重金屬風格,發行《鼻子》期刊,批判社會問題

2000s 自我詮釋:成為“榮譽皇家工業設計師”,出版《鼻子》第20期和最后一期。

2014年,其作品《第十八章》在《廣告狂人》第七集中的出現,喚起人們對60年代迷幻主義風格的記憶。


2015年,其作品被存檔至華盛頓大學現代平面設計歷史博物館
獨樹一幟:
縱觀切瓦斯特的設計作品,可以看到他在平面設計作品里注重個人觀念的表達,追求藝術設計作品的自由性。他關心的焦點是如何能夠把個人獨特的風格和具有視覺傳達功能的設計結合在一起。他的作品通俗易懂,常常以幽默、活潑的形式來表現。線描和色彩平涂是他平面設計作品中十分常見的創作手法,他還擅長于運用頗具美國式幽默的色彩風格,與此同時,他還熱衷采用各種不同的媒介來混合使用表現作品主題,以達到特殊的視覺效果。
<iframe allowfullscreen="" class="video_iframe"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src="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i0166fdkrr6&auto=0" style="border-width: 0px; width: 320px; position: static; z-index: 1; height: 240px; box-sizing: border-box; padding: 0px; margin: 0px; background-color: rgb(0, 0, 0);"></iframe>
人物簡介:

國際著名設計大師
畢業于美國Cooper州立藝術學院
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AIGA會員
美國波什平Pushpin集團公司創始人
1954年創立著名的”波什平(Pushpin)”集團公司
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AIGA會員
Cooper州立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國際廣告研究設計中心名譽主任
工作廣泛涉及動畫片、書籍裝幀、插圖、
企業形象設計、環境設計、包裝等領域
導向了20世紀新美國視覺設計運動
------------------------------
關注: ACS創意空間
網站: www.a0h9.com
聯系電話:400-829-0096
網站QQ:4008290096
新浪微博:ACS創意空間
定制出版/廣告投放:rainly@artpow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