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志榮創辦的 DIMENSIONE CHI WINGLO® 是他密切監督下在意大利生產的家具品牌。他活躍于意大利的設計領域將近二十年。他是久被意大利當代設計圈及國際設計界推崇的華裔設計師。在2006 年, 他成為赴俄羅斯推廣意大利設計精髓的意大利設計代表團成員。他的“永恒的設計”得到國際廣泛的關注, 以至到今天他許多早年的作品依然被繼續追捧。
2007 年, 盧志榮受香港設計中心邀請, 為中國統一香港十周年獻上設計作品。同年, 香港電視臺廣播了他的經歷與作品的紀錄片。2004-2006 年, 他曾任意大利著名家具名牌Giorgetti藝術總監。在2009 年, 他曾擔任俄羅斯圣彼得堡設計雙年展評委會主席。同年并以“塔的家”榮獲2009年密斯·凡·德羅建筑獎提名。2010年,在廣州佛山, 他組織和主持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開放式國際設計研討會, 發起了“中國需要原創設計”的主題會議。最近, 他還加入“看見造物”,促進當代設計及傳承中國傳統工藝文化。
盧志榮還創作了一系列反映他的建筑和設計的雕塑。 他的藝術個展:“盧志榮 - 物的靈與光”,“盧志榮 - 奇幻旅程”和“盧志榮 - 文明愿景”在意大利及東南亞地區當代畫廊展出。
盧志榮在香港長大, 于1988 年以最佳論文獎取得哈佛大學建筑系碩士學位。他曾任教于紐約 Syracuse 大學, 是德國斯圖加特的Akademie Schloss Solitude 成員。他還經常出席不同大學的設計論壇, 并擔任主講和客座評論。盧志榮的創造領域綜合了藝術、建筑、室內、家具設計。他的作品遍及米蘭、雅典、倫敦、伊斯坦布爾、雅爾塔、 迪拜、上海、北京等地。

ACS:正如你為“看見”所做的設計,你常常選擇圓形、環形和弧形的幾何線條。這是你的作品之所以給人舒適與柔和感的秘密嗎?
CWL:關于設計,我沒有什么秘密,也無需隱藏什么。每一處細節、不同材料的混合、幾何形狀的拼接、光下的紋理、顏色及其盡簡的可能、空間與維度……我所有的作品,包括雕塑、建筑、家具和產品,它們或圓或方、或柔或剛,都必須是謙虛的、安靜的,達到一個不可加亦不可減的狀況。

ACS:你為“看見造物”設計的新作,是當代情感與傳統工藝的完美融合。你期望公眾透過作品看到什么?
CWL:幫助“看見”,源于我對振興中國傳統工藝的激情和使命。事實上,傳統工藝很多正被遺忘,即使有些留存下來,也與我們的實際需求少有交集,或被捧為工藝極致的官方禮品送外賓,或被貶為流于泛濫的旅游紀念品。傳統材料和技藝,盡管其設計、圖案、顏色和構成無與倫比,卻早已脫離日常生活。我希望傳統工藝重返我們的視線,獲得新的詮釋,并與當今時代接軌。我創作“戲石屏風”,正是抱有這種期待。我也希望減少繡娘冗長反復的工作,她們為一幅圖案可能要耗費數年光陰。我有意以中國水墨畫的留白設計,使刺繡工藝的簡潔性與精確性達到登峰造極,也使繡娘的青春不再被費于多余針線的束縛。

ACS:設計難于達到永恒。也因此,“快流行”廣受追隨。你超越浮躁的靈感和動力從何而來?
CWL:在我有限的存在中,我能做的或許只是追隨影子。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使我的作品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我也將無緣親見。我能看得到的,則是先人不經意留下來的少數作品,它們歷久彌新,跨越過去、現在和未來。比如車輪、金字塔、庭院、燕尾榫、白襯衫、筷子……這每一件作品都在提醒我們,對于探索永恒,我們知之甚少。

ACS:你被認為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于每一件作品、每一處細節都力求完美。你如何理解“避免過度的完美主義”?
CWL:我絕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已經妥協了很多,只是這些妥協在我的作品中少有呈現或少被發現。遇到尚未解決的設計細節,我選擇了更易處理的方式。直線式設計對我來說是挑戰,但我通過努力及早將之克服。事實上,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是直的、完美的,我在第一次好好接觸木頭時,就接受了這一事實。在設計中,我不強求,也不放棄。現在的我,每一刻都在追求不完美之美。

ACS:都說永恒是一顆璀璨的星星,而流行是曇花一現的流星。你有無某一時刻想要選擇流星瞬間的絢爛?
CWL:我無權做出這一選擇。我的每件作品,從完工的那一刻起就不再屬于我。我給予它“生命”,附之功能,它將接受命運的安排,如果它成為一顆璀璨的星星,那將物有所值。如果它在短暫的耀眼之后便消逝,我會祈禱它能隨著時間獲得新生,即使重生之前必須經歷漫長黑暗。奇怪的是,我常常發覺,越是想要討好市場的作品,反而往往越是不被市場領情。很多作品,有心征服市場,卻被市場秒殺,毫無還手之力。這或許是我一直力勸設計師不要迎合市場做設計的原因。

ACS:你在意大利創建了自己的家具品牌DIMENSIONE CHI WINGLO。你的家具產品與諸多意大利大牌相比有何獨特之處?
CWL:意大利北部,尤其是布里安札地區,像是一座巨大的家具工場,眾多品牌無論大小共享工匠和工場來實現其設計。我們在工藝和技術上處于相同水平,但在設計方法上各有不同。DIMENSIONECHI WING LO,在我的監督下,成為第一個將產品完美融合東西方美學的意大利家具品牌。我希望創建一個持久的家具與產品系列,將設計的謙虛與安靜之感注入超一流的意大利制造,使其適用于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而不被當今變化無常的家居流行所左右。當意大利設計對遠東生活著力之時,DIMENSIONE CHI WING LO 是當代意大利設計圈的新聲,受到廣泛的關注和認同。基于上述品牌角色與定位,我們設計、推出的每一件家具產品,在創造力、連續性、嚴謹性方面都建立起新的標準與期望。

ACS:DIMENSIONE CHI WING LO 的家具產品是由意大利手工工場Maroni制作成型。你是否認為中國最欠缺的正是意大利的極致工藝?
CWL:未必。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狀況,有著不同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意大利人都有一雙巧手,中國人也曾如此。歷史上,中國人用木、石、鐵、布、紙等材料制作出了偉大之作。我們的工藝不乏典范,我們缺的是振興中國工藝的目標、組織、勉勵和教育。大多數中國工廠有著意大利人都羨慕的技術和機械,卻難以達到意大利工藝的水平。這是因為在思想上我們缺少追求卓越的理念。我們曾經追求卓越,現在需要更大的決心將這一理念再實踐起來。

ACS:你曾參加梁志天發起的“知世界·行中國”設計展,他將是下一期ACS 的專訪人物。你與梁志天之間是否有一種彼此欣賞的共鳴?
CWL:Steve 是我的密友,我們生于同一時代,都曾在九龍區上高中。在香港工作時,我們也曾分別效力于不同的大型建筑事務所。之后他創立了自己龐大的設計業務,我則前往美國深造。出于彼此的欣賞,幾年前我們在米蘭相識。我們分享了對當下中國設計文化的看法也共同參與了“知世界·行中國”等活動,呼吁重新認識設計教育的重要性。Steve 和我會在這些領域繼續合作。
ACS:工作之外你還熱愛什么?它們是否和藝術與設計有某種共通,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靈感?
CWL:獨處,在今天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如果你熱愛藝術與設計,就請離它們越遠越好!或者看狄更生的簡詩,讀孫子的警戒,聽大提琴的憂怨,呆戀月亮的初升……

ACS:你總是旅行,這讓我想到,“如果每一次旅行都讓我們在人生中走得更遠,那么我們就真正地享受到了生活給予我們的饋贈”。這句話也適用于你嗎?
CWL:應該說,旅行和旅行中的所見成就了今天的我,使我能夠放下成見,真正理解設計,它絕不只是設計,明白重要的關鍵所在,也讓我常懷感恩之心……
盧志榮經典作品
看見·戲石屏風:



“無時之域”雕塑藝術展:
?
以上內容節選自《ACS創意空間》雜志第八期。《ACS創意空間》是一本以空間設計為主題的專業期刊雜志,逢雙月出刊,全年共六期。每期都為讀者網羅世界優秀室內設計師和建筑設計師的最新作品,為讀者解讀時下最新的設計理念、藝術風格,和獨特的文化產品。
購買請戳下面的原文鏈接。
------------------------------
關注: ACS創意空間
網站: www.a0h9.com
聯系電話:400-829-0096
網站QQ:4008290096
新浪微博:ACS創意空間
定制出版/廣告投放:rainly@artpow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