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由美國知名的室內設計雜志《Interior Design》舉辦的第9屆年度最佳設計獎(Best of Year Awards)得獎名單,終于在Frank Ghery所設計的紐約IAC Building揭曉了!每年秋天,《Interior Design》都會大舉徵件,并邀請設計師和建筑師進行票選活動,決選后再由評審委員會投票,并于年底的頒獎典禮公布得獎作品。
“年度最佳設計獎”被視為設計界的一大盛事與榮譽。光是產品設計類,就有包括各類桌、椅、燈飾、地毯、綠能科技設計等76個獎項,空間專案也有50余獎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的得獎作品吧!
燈飾類得獎名單
建筑類裝置得獎作品

位于美國堪薩斯的這件《燭光燈飾裝置》(Falling Sticks Custom Architectural Lighting Installation),最初由Pavarini Design室內設計團隊發想,并同時與zeroLUX燈飾設計公司合作。為了呼應當代建筑,設計團隊以航空鋼索延伸至陽臺與并與天井空間產生對話,發亮的圓柱能發光長達5萬小時,提供空間長時間的充足燈源。
水晶燈類得獎作品

由美國家具品牌Donghia所推出的《Renaldo 水晶燈》,是由18顆來自威尼斯Murano島的口吹玻璃所購成的三層水晶燈。Donghia最初以室內設計起家,之后延展其生產線包括布料研究、燈飾、墻面到家具,這次得獎的作品,屏除一般水晶吊燈的繁復,創造出一件簡約當代的燈飾作品。
吊燈類得獎作品

看到這盞燈飾,不覺得有些熟悉嗎?在2013年米蘭家具展,以點線藝術驚艷大家的,就是以色列藝術家兼設計師Arik Levy為西班牙燈具品牌Vibia所設計的《WIREFLOW》吊燈!一盞盞游走于二維和三維空間的燈飾,彷彿藝術家在半空中作畫!
壁燈類得獎作品

紐約設計師Todd Bracher加上3M的組合,會是什么樣子呢?可想而知《VESSEL》的燈飾系列,除了有設計的元素,更具備3M 創新科技的加乘,石英圓柱經過層層工法,完美透亮地呈現大家眼中,并且燈光毫無強烈刺眼感,呈現溫潤、柔和的圓形光影。
桌燈類得獎作品

因為碰巧看到水晶球雜耍影片,而想要擷取表演當下的平衡感,英國設計師Michael Antastassiades便為燈具品牌FLOS打造《IC Lights》桌燈。這位設計師繼前陣子在國際燈具展露面的《String》系列吊燈,這次以《IC Lights》桌燈獲得建筑師和設計師的青睞,魅力度再次增加!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IC在英國是作為警方紀錄人種的代號。IC1代表白人或北歐人、IC2代表歐洲人和西班牙裔,而IC3 則指非洲或南美洲人,而這也是設計師想表達辨別不同設計的有趣方法。
地毯類得獎名單
滿鋪毯類得獎作品

結合設計、技術和創新思維,自1865年建立的Milliken ,便創立旗下Milliken Floor Covering公司。他們的最新作品Altered Form系列滿撲毯,以不同眼光看待地球能源的轉變,呈現復雜卻精細的幾何圖形,彷彿用放大鏡帶你揭開大自然的面紗。
組合式地毯類得獎作品


由Interface生產制作的《人性系列》拼塊毯(Human Nature Collection),在設計這系列地毯時,特別思考人與生物的關係。《人性系列》拼塊毯采用100%回收尼龍加工絲,和81%回收材料作成,打造出小石礫、雜草或是木材、石頭等觸感。這次采用5種來自大地之母的材質,希望讓大家對地球環境與資源有更深一層的思考。
活動式地毯類得獎作品
地毯也可以成為畫布!由Durkan生產制作的《Anastasia》 系列地毯,以層層斑駁涂料為特色,撒落的破爛碎片跟著流動液體旋轉,融合了藍、灰、黑、金黃和乳色,呈現復古華麗的意境。

家具類精選得獎入圍名單
專案空間桌類得獎作品

Mac Stopa這位設計師,曾為可口可樂、google、Samsung、IBM等全球500大公司作室內設計,除了擔任室內設計師,他還有工業設計和平面設計師的身分。
這張由他替Casli所設計的家具可說是前所未見,光是以3維立體結合有機圖形的概念,就夠驚為天人了。玻璃上的球面效應,加上逐漸變化的影像變形,毫無疑問地讓這張桌子成為兼具設計和藝術美感的作品。
戶外躺椅類得獎作品

總部設于北美的JANUS et Cie,是一家專門設計戶外家具的公司,使用獨家研發的JANUS纖維,所制造出的家具都能經得起氣候的考驗。這次贏得戶外家具類躺椅組的,就是他們的《羽翼躺椅》(Wing Lounge Chair)。
顧名思義,名為《羽翼》的這張躺椅就是以鳥類翅膀形狀為意象的設計,以大自然為設計靈感,不做作的圓弧扶手再加上背后云朵般的白色靠枕,肯定讓你想立刻回到大地之母的懷抱!
戶外座椅類得獎座椅


Moroso這個可以說是兼具時尚和藝術的家具家飾品牌,這回果然抱走戶外家具座椅類獎牌。由去年參加日本東京設計師周系列展Any Tokyo的德國設計師Sebastian Herkner所設計的《Banjooli》系列,據說是以東非鴕鳥所跳的求偶舞為發想,除了顏色大膽吸引目光,編織方法也像Moroso的《M’Afrique》椅,都源自制魚網的工藝技術。
戶外桌類得獎作品

相信看到這張戶外桌子的人都能會心一笑,以桌球桌為概念的《You and Me》,簡直就是提供大家玩樂的空間!除此之外,這也可以作為大餐桌或是會議桌。 如果是會議桌,開會的氣氛是不是也會更加歡樂呢?
餐桌類得獎作品


剛才提到餐桌,馬上就來介紹美國成立40余年的木制桌椅品牌Thos. Moser。秉持以美國硬木為原料,加上一貫的手工技術,新作《Cumberland Table》,正是由設計部門的首席設計師Adam Rogers設計,仔細瞧瞧,作品的榫接處使用顏色對比的木材,除了突顯成熟的工藝,也制造對比感。
邊桌類得獎作品

話說現在組團已經不限于音樂了嗎?由澳洲知名室內設計師Thomas Hamel負責策劃并和工業設計師Dylan Farrell組成的Hamel + Farrell for Jean de Merry,專為美國家具家飾品牌Jean de Merry打造系列作品。
兩人的合作充滿趣味性,這組《Module Side Tables》邊桌的靈感也很特別,居然是來自美味的巧克力。看似叁塊巧克力的邊桌既能單獨放置,也能以拼圖概念組合,讓大家輕松放置就能創造美感與樂趣。
座椅類得獎名單
辦公座椅類得獎作品

身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肯定希望坐在一張舒適的辦公椅上吧!《Aesync》雖然看起來就像普通辦公椅,但是舒適度卻是百分百!
為了要創造出坐起來像空氣般的透明感,椅背和扶手可是以無縫工法呈現,而且有20種椅背顏色可選擇,加上座椅、椅背、扶手都有褥墊的加持,讓你不會腰酸背痛的工作,相信你一定會說:“老板,買一張給我吧!”
辦公室會客椅類得獎作品


因應Bernhardt 125周年,去年他們還特別舉辦的“重新詮釋經典Bernhardt椅”的大挑戰,并邀請知名設計師Ross Lovegrove、Jephson Robb和Noé Duchaufour-Lawrance等人參與。
其中,Ross Lovegrove所詮釋的經典《Anne》椅更獲得年度大獎。《Anne》椅以堅硬胡桃木製作,不只承接Bernhardt歷時一世紀的工藝技術,還加入現代技術,制造出微翹微妙的作品。
辦公室休閑組合椅類得獎作品


這個由當紅西班牙設計師Patricia Urquiola設計的《Openest》,由Haworth生產制造。讓員工可以在復合式的空間工作和放松,而不論是沙發、坐凳、屏風或桌子都能配合空間而有不同的搭配和組合。
辦公室休閑單椅類得獎作品

claudia + harry washington,這對人人稱羨的情侶對打從大學就互相認識,之后更結為連理共同創業。兩人都擁有室內設計和家具設計的專長,這次為Bernhardt打造的椅子《Mitt》,是以棒球手套為概念設計,椅背后的皮革把手則能讓椅子更具活動性,輕松在多種工作空間中移動。
辦公室工作椅類得獎作品
辦公時,可能需要一張讓人能伸能屈好椅子。《Spree》 除了讓使用者舒服地靠著椅背,背后的海綿也能完全包覆腰;即使坐在椅子上,肩膀和上臂更能自由伸展,除了能選擇顏色,椅墊和背墊也可以選擇布料、塑料或是皮革等材質。重點是,這張椅子居然是全球終生保固,讓我們也相當心動呢!

住宅單椅類得獎作品

以丹麥的極簡設計為靈感,《Aaron》適用于任何一個空間。以美國胡桃木為材質,打造清晰的輪廓,不論弧度和精致設計,都讓人驚艷,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典雅!
住宅休閑椅類得獎作品

VIOSKI的創辦人Jeff Vioski來自芝加哥的設計世家,過去學習建筑時也進行家具和室內設計,而這次的《Tuulla Chair》就是出自他手。相信光是看到《Tuulla Chair》突起的海綿,就讓人很想坐在這張單椅上,而深具誘人的傾斜角度,讓它在各種空間都是受歡迎的焦點。
沙發類得獎作品


Cloud》沙發,物如其名,就像云朵般任你躺坐。仔細看,就能發現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巨大沙發拼圖,你能自由拼出想要的沙發形狀。另外,由于Cloud能任意被拆解和重新組合,因此扶手甚至也能視為坐椅或是茶幾呢!
這次在紐約的第9屆年度最佳設計獎可說是非常盛大,總計超過1000件作品參與其中,不難猜想競爭的激烈。看完了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的口味是否和這些評審相同,或是心中還有自己的遺珠之憾呢?接下來,就讓我們在2015年期待更多設計師,能研發或設計讓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