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器工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漆器的文化與陶瓷和玻璃一樣古老。最早發現的漆器物件是一件來自中國的根狀小碗,已經有七千年之久。
四個瑞典設計師通過臺灣工藝研究發展研究所的幫助,研究東亞千年漆文化,并將其與瑞典設計結合。這些設計師跟隨臺灣工匠學習,在臺灣歷經20多次考察,對陶瓷,木材,金屬,柳布條,布,珍珠石等漆器常用材料進行掌握,創作出了35個日常寶貴項目。這些作品有漆繪泥塑的桌子;竹製的燈具、籃子以及陳列架;一組漆柄瓷餐具;一件裝飾桌面;磨製的碗;罐子;托盤;布料;餐具柜;條凳;齒梳和畫作。
最后作品在斯德哥爾摩的遠東博物館舉行了名為“新層次”的展覽,將傳統與當今的美學融合并貫通至我們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很好地演奏了一曲東西方文藝交流曲。
設計:Matti Klenell, Stina Löfgren, Carina Seth Andersson and TAF















「當我們獲得說明解釋時,我們是被那樣傳統的、浪漫的、近乎神秘的方式以及散發尊貴光芒的漆器工藝品所環繞。我們聽到有人在說,傳統硬底子的工藝師都前往海邊才能在完全無塵的環境裡為作品上漆,」斯蒂娜.洛夫格倫說。









感受古老的漆藝,對于來自西方的人而言,像是打開了意想不到的門,在「困惑」與「靈感」中創造作品。
------------------------------------------------
關注:格瑞緹
新浪微博:格瑞緹-Greatea
工匠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