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毛茸茸bbwbbw-日本3级在线观看-好看的亚洲视频-中文字幕亚洲天堂|www.a0h9.com

朱志康 | 山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
  • 首頁 > 賽事活動 >
  • 發布于 9年前 來源:ACS創意空間
  • 版權聲明:版權歸作者所有,禁止商業使用、禁止匿名轉載,分享時請注明出處及附上鏈接
  • spring
人氣

臺灣設計師朱志康(Chu Chih-Kang)受到威尼斯策展單位Global Art Affairs邀請參加建筑雙年展官方平行特展Time Space Existence,與建筑大師 Peter Eisenman, Curt Fentress, Woha, Studio Razavi等同時展出各自新作。朱志康的作品「山.水」放置在Palazzo Mora的主要水晶大展廳正中央。 

朱志康:萬物皆有生命,只是時間和空間視野的角度不同

在這個世界里面,我發現處處都有生命的存在。我做這個作品是從外面的角度看這個世界,發現現在我們人類在制造物品時,往往忽視它們的生命存在性。

 

「我試圖在幾平方米大的空間里,呈現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城市;就像從螞蟻的角度來看蟻窩,蟻窩是高層建筑,是螞蟻用他們最高的技術與數年的時間,用千萬蟻力所打造出來的,螞蟻可能認為他們的建筑與環境與其他生物不同,并且改變了世界,甚至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壞。但從人類的角度來看蟻窩,它確實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從地球的角度來看,人類創造的一切物品,只是地球一萬年來的一小部分的自然。一切都只是在這個空間里的時間序列中出現的生命。

人類創造的萬物是地球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建筑當然不例外,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是要思考“如何保護自然” ,而是“我們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們應該用我們人類的智慧創造這個自然的世界,用自然創造自然。因此,我們所做的設計應該都要融入自然,尊重我們自己的生命,尊重萬物的生命,尊重地球的生命;我們就是地球的一部分,我們創造新的萬物,這些萬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永恒生命的一部分。」

這個作品用銅片雕塑成城市的形象,讓時間在金屬上產生變化,在威尼斯展出的六個月中,每日在雕塑上噴灑來自威尼斯大運河的水,使之氧化,再經過時間的醞釀,原本閃亮耀眼的銅片表面,色澤將會改變,也許是綠色,也許會是紅色或黑色,無法預期;這座銅塑城市,經過時間的洗禮,有了生命,生長成林,這形象正如桂林山水的意象。中國人道法自然,在生活和藝術上都追求花鳥山水畫等便融入在生活中。因此我們將這幅立體而動態的作品,命名為「山.水」。

如果將視野從眼前的銅制雕塑,放至周遭環境,便是建筑,再放大到城市、到山林、到大自然、到地球;它們都是一樣的,經過時間的洗禮,都會有變化,都有生命。

建筑可以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工藝,但從東方的角度思想,每一個空間都是一種生命的實踐。中國建筑自古以來,以林木為主要建材,表述了人、空間與自然的關聯,更是對于環境、永續、保育更深切的體現。「山.水」這個作品所展現出的生命變化,期望可以激發人重新思考自己與建筑的關聯,是高喊永續建材的旗幟,還是從生命周期的本質來思考,建筑之于環境的意義?永續不是一種呼吁,而是一種反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實踐。建筑,正是將人、時間與自然串接下,最具體而精簡的詮釋。

標簽: 朱志康 建筑雙年展官方平行特展 山水
全部評論: 0
(發表評論請尊重他人、文明交流,拒絕發表有違法律、人身攻擊的言論。每發表成功一條評論+1積分,被管理員刪除的-1積分。)
關注ACS創意空間公眾號
即可收閱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