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眾創空間平臺的鼻祖WeWork透露了其在“眾居空間”(聯合居住空間)方向的首秀——在紐約的金融區一幢住宅大樓里人們共享生活空間,由新成立的姊妹公司WeLive運作。

WeLive號稱“顛覆大眾的另類生活方式”,首個項目——界于宿舍和酒店之間的一種居住模式,坐落在紐約華爾街110號。
WeWork租用了大樓里的四層,將辦公設施和用品以較低的價格租賃給創業公司。

該公司現在轉移到其他樓層,目的是打造首批200套精裝修并提供管理服務的居住單元。“聯合居住空間”以降低租客的成本為初衷,與WeWork“眾創空間”原則相同。
位于維吉尼亞州阿靈頓市的第二家分店也已開業。
“這個概念是我們的平臺的另一種實現方式,致力于讓人們活得更充實“WeLive發言人答道。“正如WeWork通過改變大眾的辦公方式,從而影響了人們對于空間共享、服務、社群和社交的觀念。WeLive也會以另類的生活方式創造新的價值觀。”

如其他租房的初創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歐美大城市,WeLive將自己定義為一個“社區孵化器”,旨在為那些尋求更多社會交往的年輕租客,提供共享的生活空間。
“WeLive關注社交平臺和功能平臺的搭建,通過提供一個當今市場最靈活的住房解決方案,使人們關注自身最需要的東西。”一份WeLive的聲明中寫道“讓你輕松開啟新生活。”

從開放式工作室,到一室、兩室和三室,WeLive 提供不同的出租房型,租客可以根據自己能接受的價格選擇合租或單獨租賃。
每種房型都配有獨立廚房和至少一個獨立衛生間。

在WeLive的紐約店,租金起價為每人每月1375美元,個人工作室租金每月2000美元——外加辦公設施租金每月125美元。阿靈頓市第二家分店的價格會稍稍降低。

每種房型都配備家具、床單、毛巾、廚房用具、互聯網和有線電視,所有設施使用費也包括在租金里。
每個住宅單元都經過簡裝,軟裝使用經染色的表皮和天然木紋表面,壁櫥和白瓷磚。

冰箱常備有啤酒、礦泉水和汽水。一系列的用品包括衣架,書籍和洗發水也包括在租金里。
該公司還為租客舉辦聯誼活動,在公寓的公共空間舉行。包括聚餐、烹飪班,K歌、桌游和健身課程,并鼓勵租客通過WeWork的APP保持聯系。

“公寓樓的住戶之間很少有交流。而在WeLive社區,你可以和你的鄰居交朋友”公司的聲明寫道。
聲明還說:“WeLive社區既像郊區一樣安全舒適,又有城區的繁榮活力。”

“聯合居住空間”的潮流正在大城市中蓬勃發展,房地產市場正在偏離所有權向管理服務模式轉型。這種現象衍生出如The Collective、Pure House和WeLive這樣的創業公司。

“我們現在雖然一無所有,但是我們有“聯合空間”創業經驗,是時候讓我們的辦公、居住空間順應時代的發展了。”The Collective首席運營官James Scott答道。他堅信“聯合居住空間”填補了年輕群體租房服務的市場空缺,特別適合那些怕麻煩而且尋求自由的年輕人。
“未來的生活方式肯定基于‘聯合空間'模式”James Scott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