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設計事務所入圍特拉維夫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中心設計競賽終選。
此次競賽,甲方強調方案“既要需要滿足科研需求,契合特拉維夫市和大學校園的文脈。”因此,三家入圍事務所權衡了技術需求和其他設計要素(如辦公室、公共區域),均體現了“一個學術中心應‘積極地起到催化作用,在現代科技、特拉維夫大學和公眾三者互動中強調參與感’”的設計理念。
“將有超過120名科研人員和工程師在新實驗樓工作,這些人都是與以色列最好的大學合作”技術報告中顯示:實驗樓共三層,包含:物理學、生物學、神經工程、分子電子技術等12間研究室、實驗室、辦公室和公共區域。
三家入圍事務所分別為:
Atelier d’Architecture Michel Remon;法國




?
Atelier d’Architecture Michel Remon的理念是:構建一個垂直線組成的矩陣,作為“表皮”包裹建筑,其作用是對外負載框架。這種構造有助于控制自然光線和調節室內外光線亮度比。在視覺上,建筑無窗洞無門,起伏的外表皮覆蓋建筑。綠色節能方面,設計公司提出方案:使用特種玻璃以調節太陽能,利用太陽能板為建筑降溫,應用自然通風和雨水收集系統以增大能源利用率。
Jestico + Whiles + Associates;英國


?
Jestico + Whiles + Associates的方案里,建筑的形態是從石頭中雕刻出的立方體塊。它的形態是根據場地文脈、當地氣候和內部功能確定的。尖銳彎曲凹槽狀的入口和煙囪,標志著建筑的東入口。立面形式靈感來源于平行四邊形的霍利迪連結體(多用于DNA納米技術)。外立面為帶有孔洞的白色玻璃纖維鋼筋混凝土遮雨板。設計者建議通過控制移動設備的速度來降低電力消耗成本。
Zarhy + StudioPEZ Architects;以色列&瑞士




?Zarhy+Pez方案的亮點是玻璃幕墻。外表面玻璃材料被另一層白色表皮所包裹,縱橫交織的多功能網格攀附于建筑主體結構。在建筑師的概念中,玻璃表皮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自然光,提高建筑物內的溫度,調節室內外溫差。為了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建筑在冬季使用被動加熱系統,在夏季采取遮光措施。
最終優勝方案將于2016年5月1日揭曉。